孙晨,女,汉族,中共党员,吉林白城人。于2020年考入伟德体育机电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,师从王伟教授。主要从事于高效换热结构设计和共轭传热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研究,在力学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发表期刊论文3篇,在热学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发表期刊论文2篇,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发表期刊论文1篇,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,申请4项发明专利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。曾获二等学业奖学金、国家奖学金、机电学院拔尖博士学位论文资助以及优秀研究生称号等荣誉。
博学慎思,明辨笃行
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踏入西电读博的孙晨成为了很好的践行者,初识传热结构设计领域的她没有选择盲目着手创新,而是注重积累,广泛的阅读文献,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,坚信只有做到眼纳千江水,才能在做研究时胸起百万兵。
孙晨对问题持有质疑和探索的精神,学起于思,思源于疑,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科研,善于求证,勤于动手,在一次次的仿真和实验中培养辨别和锁定问题的能力。即使面对困难也没有选择退缩,而是勇于直面挑战。在研究生涯的一次重要课题中,她遭遇了一道棘手难题。但是,她并没有急于求成,而是沉下心来深思熟虑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她深知理论并不能脱离实践,通过制定全面的研究计划,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分析。同时积极与导师进行探讨,王伟教授踏实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对前沿知识的敏锐洞察力,为她指明了道路。在与师兄同门的交流中,她得到了许多启发,思维之火逐渐被点燃。
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案,逐渐攻克了曾经看似不可逾越的难题。最终成功通过参数化建模技术实现了散热结构的高自由设计,揭示了局部结构特征与传热机理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,进一步展现了结构设计在强化换热方面的潜力。科研之路风雨相伴,但她行而不辍,用日日夜夜的汗水铸就前进的阶梯。
在科研的海洋里徜徉固然精彩,生活的调剂也不能轻易舍弃。科研之外,孙晨也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,这既是丰富自己阅历的途径,也是缓解科研压力的好方法,她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假日选择戴上耳机,背上行囊去旅行,悠扬的乐声驱散了疲惫,赋予她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青衿之志,屡践致远
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时间如白驹过隙,从踏入校园读博起,孙晨接触传热领域已经过去三年的时间,她从面对全新领域的初窥门径,到如今钻研微探,成功攻坚一个个难题,她将其中的历程比喻成一场登山之旅。
起初,她站在山脚下,远眺着巍峨的山峰,知道要征服这座高山,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毅力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她一步一个脚印,随着时间的推移,逐渐适应了登山的节奏,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知识。虽然有时会遇到看似无解的难题,就像无法攀爬的峭壁,但她从不轻言放弃,相信只要坚持下去,总会找到攀登的方法。
登山之旅并非一帆风顺,幸而在这段登山之旅中,她得到了导师的引领,这条路上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,一起分享经验、互相鼓励,共同面对困难。在这些时刻中,她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,也领悟到了共同奋斗的意义。科研之旅道阻且长,但正是这些挑战,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,学会了在逆境中坚持,寻找突破的机会,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计划。终于,当她攻克难题,完成科研项目的时候,回望曾经攀爬过的险峰和荆棘,才明白沿途的经历更是她重要的财富。
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山峰之后是又一座山峰,云层之后却是另一番风景。她说:“登山之旅并不只是征服一座高山,它更是一种心灵的磨练和成长。在攀登的过程中,我学会了坚韧、毅力和勇气,也学会了珍惜每一步的收获和成就。这段历程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,激励着我在人生的其他领域中继续努力拼搏,追求更高的目标。”
导师王伟寄语
孙晨同学积极上进,求实认真,在科研上注重问题的发现和探索,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。志当存高远,行者当无疆,希望今后继续努力,在工作岗位和研究领域做出更多优异成绩。